鼓励新建厂房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设。
图为克能新能源新国标新产品新征程启航仪式日前,克能新能源正式对外发布克能安芯X系列高安全电池新品。基于行业共识当前的液体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并不能实现本征级安全,热失控的概率大于零,以及报道的电动自行车火灾80%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的行业现实,在此次成果鉴定会上,克能新能源还提出了电池使用的安全延伸解决方案--分布式充电防护装置,保障即使电池保护电路发生完全故障的极端情况下的充电安全。
图为参观「克能电池 安芯常伴」克能新能源2024新品发布会产品展示区除了电池单体,据柯克介绍,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技术规范》还首次在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中引入热扩散项目:电池组的热扩散测试要求电池组在发生热失控报警后5分钟内,应不起火、不爆炸。图为克能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柯克博士柯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锂电池行业范围很广,当时创业定位就是做小动力电池,在这个细分领域去发挥自己优势,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锰酸锂体系电池低温性能好,但早期因其循环寿命短未得到认可和普及,克能新能源将其寿命提升3倍,使得其应用场景得到拓展,应用潜力得到极大提升。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对克能新能源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方案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充电防护装置项目进行成果鉴定,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处于领先地位。据电池中国了解,柯克曾在日本丰田工作过多年,回国后在某电动自行车用电池龙头企业带领技术团队用7年左右时间,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爆款产品。
进入电动自行车电池等领域,也是技术出身的柯克较为清晰的选择。对于未来发展,柯克表示,从规模上我们不激进扩张,从技术路线上,我们将在自己认定的范围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好,创业注定是一段艰辛的旅程,克能是一群奋斗者组成的克能,也是一家为风雨兼程的奋斗者们服务的企业,克能团队励志为每一位奋斗者提供一份安心前行的动力,一个安芯常伴的选择。三峡福建能投公司总经理廖建新宣布45MWp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蓝天白云下一排排光伏板吸收着阳光,熠熠生辉,与现代化养殖场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三峡圣农(光泽)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连勇军说:45MWp分布式光伏项目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精品工程,为福建乃至全国分布式光伏创新发展提供经验。2022年11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整组启动发电。目前,圣新环保总装机容量达62MW,年处置农林废弃物等77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21.27万吨,年发电3.88亿度,供热39.18万吨,光泽、浦城一批燃煤小锅炉从此退出历史舞台为进一步促进全省屋顶分布式光伏科学有序安全发展,通知提出:严禁超容量接入,各级电网主变(配变)所接入的光伏容量(含已备案在建或待建容量)不应超过设备额定容量的80%。
分布式光伏无可接网容量11个县(市、区)分布式光伏可接网容量50MW以下的13个县。2023年11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截止2023年9月的光伏新增装机的详细数据,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225.26GW,占到520.39GW光伏总装机的43%。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快速发展,地面光伏电站面临的接网、消纳问题,在分布式光伏上逐渐开始显现,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各地市的具体规模如下表所示。造成这一情况,主要由于河北省的低压侧接入受限。因此,暂缓全市新增分布式电源项目备案工作,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已经有11个县已经无可接入容量,13个县的接入空间少于50MW。河北南网共104个县,初步统计,有53个县已经无分布式光伏接入空间,其他51个县,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剩余接入空间为2.065GW,如下表所示。定期公开电网可接入容量。规划指出,根据负荷发展情况,测算聊城市截止2023年4月底可开放容量为455.5兆瓦。
五、广东:11县无接入空间,13县空间低于50MW10月31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接网消纳困难的县(市、区)名单及低压配网接网预警等级的公告。县域电网可接入屋顶分布式光伏容量原则上按照不向220千伏及以上电网返送功率为依据进行测算。
四、河南:前9月并网10.58GW,仅剩8.6GW空间2023年10月,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公布了截止到今年第三季度各地市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初步统计之下,18地市可开放容量约8.58GW,郑州规模最大为2.6GW。三、辽宁省营口市:剩余982MW空间,备案1.5GW,暂缓备案2023年7月,辽宁省营口市发改委下发《关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指出:根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的报告》文件显示,营口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新增容量为981.97MW,具体地区为:营口市区170.15MW,老边区246.63MW,大石桥市312.46MW,盖州市79.3MW,鲅鱼圈区173.43MW。
其中,茌平、高唐、东阿和阳谷县光伏开发规模超区域负荷,需待负荷增长后再行开发光伏。未按照5432要求完成开发任务的整县屋顶光伏开发试点地区由电网公司按文件要求单独核算。2022年9月27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部分地区存在标准规范执行不严、配电变压器超容量接入等问题,给供电安全和电能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一、河北省:南网剩余空间仅2.07GW2023年,河北省分布式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整体的增速。邢台市的:临西县、柏乡县、广宗县、内丘县、巨鹿县、新河县、临城县、隆尧县、平乡县、任泽区、南宫市、威县已经无分布式接入空间。2023年1~9月,河南省分布式并网规模为10.58GW。
广东省辖21个地级市、65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4个县、3个自治县,合计124个县级区划,24个县约占19%。二、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前剩余455MW2023年6月8日,山东省聊城市发改委印发《聊城市分布式光伏发展专项规划(2023-2035年)》(草案)规划年限为2023~2025年,全市可新增分布式光伏614兆瓦,累计装机规模约4000兆瓦。
分季度来看,从2022年4季度开始,河北省的分布式装机就开始下行,如下图所示。如石家庄市的:深泽县、无极县、行唐县、灵寿县、平山县、赞皇县、赵县,已经无分布式接入空间。
而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营口地区已备案未并网光伏容量已达1527.06MW,已远超营口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接入承载能力。根据河南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公布的情况,河南不同区域的承载力情况如下图所示。
2022年11月,根据河北省南网的初步摸排,以80%未接入上限,许多县已经无分布式光伏消纳空间采用农光互补林光互补等模式建设的光伏复合项目,符合本地区建设要求和认定标准的,利用农用地布设的光伏方阵可不改变原用地性质。采用直埋电缆方式敷设的集电线路用地,实行与项目光伏方阵用地同样的管理方式。施工期间应办理临时使用林地、草地手续,明确管护责任,林业部门应对提交的恢复林业、草地生产条件和恢复植被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发布时间:8月31日政策文件:关于加强光伏发电项目用地支持保障的补充通知主要内容:《通知》明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2号)施行之前已按照《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7〕8号)规定批准立项的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动工和未动工建设),可按批准立项时用地预审和用地有关意见执行,不得扩大项目用地面积和占用耕地林地草地面积,严禁耕地抛荒、撂荒。变电站、运行管理中心、集电线路杆塔基础等其他设施用地按建设用地管理。
项目服务期满后应当恢复林地原状,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对恢复情况及时组织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提出恢复整改措施,会同县级能源主管部门责令用地单位整改,所需相关费用由用地单位承担。尽管水利部强调对光伏、风电项目建设不搞一刀切,对于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周边区域、水库库汊等水域岸线空间,各地可以此类项目对防洪和生态安全的实际影响进行研究。
(三)对光伏复合项目,光伏方阵架设在一般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上的,光伏组件最低沿应高于地面2.5米、应高于最高水位0.6米。场内道路用地可按农村道路用地管理。
发布时间:2023年5月12日政策文件:关于加强用地服务保障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文件鼓励光伏发电项目因地制宜,通过采用农光互补林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等复合用地模式,具体要求为:1、农光互补模式:占用农用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的,光伏板要求前板离地面高度不低于2.5米,光伏阵列前后排柱间距不少于8米。符合林光互补要求占用林地建设光伏复合项目的,需县级林草部门出具不影响生态安全的意见后实施。(四)光伏方阵用地按农用地、未利用地管理的项目退出时,用地单位应恢复土地原状,未按规定恢复原状的,应责令整改纠正,确保农用地面积质量、未利用地可利用水平不低于原有状况。双碳周期,风、光新能源以主力能源之姿急速前行,但与规模扩张同行的是日益陡升的用地矛盾,土地风险成为新能源投资商急需重视的考量因素之一。
光伏发电项目配套设施用地,按建设用地进行管理,依法依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3.陕西发布时间:9月1日政策文件:关于加强用地服务保障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通知主要内容:新建、扩建光伏发电项目,一律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基本草原、I级保护林地、河道、湖泊、水库。
海南省临高县某企业光伏项目于2022年3月开始建设,今年5月被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5761.98平方米土地,并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新能源企业一方面应审慎按照三调后最新的用地性质要求开展项目投资建设,另一方面也应梳理存量项目的各类合规手续批文,依法保护自身合理的信赖利益。
强化对光伏、风力发电项目的监管,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优化项目发展布局,严格履行核准备案程序﹔自然资源部门负责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监管,对于未经批准擅自建设或违规使用土地的一律从严查处。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风光大基地也受此影响面临变动。